轴承跑外圈原因分析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7-02-23
点击数:
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经常出现轴承跑圈,有的是轴承内圈与轴松动,有的是轴承外圈与座孔松动。由于间隙很小,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现就轴承跑外圈的原因及修复方法做一简要的总结。
轴承跑外圈意思是滚动轴承与其配合的轴或孔发生了相对滑动。故障现象是,轴承部位温度偏高,振动大。打开看,轴、轴承座内圈表面有滑痕,甚至轴或孔表面磨出凹槽。从这种情况已断定轴承跑圈。轴承跑外圈对设备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加剧配合零件的磨损,甚至报费,损坏了设备,降低机器精度,另外,增大磨擦力,把大量能量转化成了无用的热能和噪声,降低了效率。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安排检修。

轴承跑外圈的原因:
轴承与轴(孔)的配合,对轴、孔、轴承的加工精度、配合公差、安装装配精度、材质、以及使用维护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哪一方面不好都有可能使轴承跑圈。
1.配合公差:轴承与轴(孔)的配合公差有严格的标准,不同规格、精度、受力状况,使用环境等对配合公差要求不同。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套的磨擦为滚动磨擦,两接触面的磨擦系数都非常小,磨擦力也就非常小(当滚动体与内外套间有润滑油时,磨擦系数会更小)。轴承与轴(孔)配合的非常紧,一般为过盈配合,少数情况为过渡配合。相互挤压力较大,产生静摩擦,静磨擦力大于使它们相对滑动的扭力,所以轴承与轴、孔能保持相对静止,而靠滚动体与内套(或外套之间)的旋转传递机械能。如果轴承与轴、孔的配合公差偏大,为间隙配合,挤压力变小,轴(轴承)会在扭力作用下,破坏相互间的静止,产生滑动,发生了我们称之为的“跑圈现象”,轴承内圈与轴发生滑动的称跑内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发生滑动的称跑外圈;
2.加工精度、安装精度:是指轴、轴承、轴承座孔的加工工差、表面粗糙度、安装装配的精度等技术参数。这些都有行业标准。一旦达不到标准,会影响到配合公差,造成轴承跑圈。轴、轴承的配合位要求表面非常光滑,粗糙度Ra≤1.6μm,如果大于此,在轴承的拆装过程中会把毛刺拉掉,造成轴变细,孔变大,配合间隙变大,合理公差配合情况被破坏。再如,安装的同轴度不够,会使轴承振动大、造成轴弯曲、载荷变大、造成轴承失效、增加更换轴承的次数、影响了轴承与轴或孔的尺寸公差,进而破坏了其与轴(孔)的配合公差,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造成轴承跑圈和轴承失效;
3.轴、轴承的材质也是非常关键。不同种类的轴承要用相适应的轴承钢制造,强度、刚度要大,耐磨性要好,轴承合金的磨擦系数要小,这样才能保证轴承的正常使用,减少跑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