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集体自救:向环保业务转型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击数:
近期,华新水泥董事长徐永模在召开的投资者分析会上透漏环保产业将列为公司未来发展转型的支撑点,据徐永模介绍,去年,华新水泥已有建成投产4个垃圾处理项目,并有另外9个环保项目开工建设,还有12个环保处置项目签约。目前,该公司已经将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升级为第三代。
所谓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即水泥企业将生活垃圾或城市市政淤泥等垃圾收集后,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进行处理,转变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和原料配料。对比国内的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在垃圾处置方面的环保系数更高,市场潜力大;此外,水泥窑处置垃圾的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单位投资成本仅20万-30万元/吨/天,而垃圾焚烧发电则需40万-50万元/吨。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国内水泥企业中,已有华新水泥、海螺水泥、金隅股份和中国建材四家公司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研发,其中,华新水泥和海螺水泥已开始产业化。
去年10月,国务院41号文《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利用现有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进一步完善费用结算机制,协同处置生产线数量比重不低于10%。